最新资讯
News
格源致善抗原技术“老药新用”,助力新冠病毒治疗性疫苗开发
来源: | 作者:格源致善 | 发布时间: 2020-03-25 | 8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年伊始,一场声势浩大的疫情却在肆虐蔓延——新型冠状RNA病毒(2019-nCoV肺炎。截止2020210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国确诊患者人数42638例,疑似患者人数21675例(图1)。相比2003SARS病毒,2019-nCoV病毒的潜伏病毒感染时间更长、易感率更高,且目前仍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特效药,许多患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这无异于使得防控工作雪上加霜。在日益严峻的抗疫形势面前,研制开发有效的治疗性疫苗便成为当下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球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相关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试验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疫苗研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传统的减活、灭活疫苗,由于灭活工艺复杂且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灭活疫苗的开发周期会相对较长;另一种则是基因工程疫苗,可以通过重组DNA技术制备所需的病原体或抗原,并以DNARNA或多肽等形式快速完成大规模的生产,而且这种疫苗可以设计成治疗性疫苗,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精准的杀死进入人体的新冠病毒和感染细胞。

 

虽然,格源致善长期专注新抗原肿瘤疫苗的研究和应用,但对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言,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都有异于正常细胞的特征,格源致善已积累了大量抗原预测、疫苗制备和临床治疗的经验。因此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公司董事长、医学免疫专家苏小平博士带领研发团队逆风前行、迎难而上,“老药新用”——在现有抗原分析和实验评测的技术上迅速升级,紧急立项开发2019-nCoV病毒治疗性疫苗。

项目研发团队首先利用已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和其他冠状病毒序列,进行了大量的病毒序列相似性分析。治疗性疫苗研发最关键的是能否准确地预测出能够被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识别的病毒抗原。项目组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抗原预测软件TumorNeoTM迅速做了算法调整和优化,仅用2天时间完成了2019-nCoV病毒中的I类和II类治疗性疫苗的抗原预测、设计、筛选工作。抗原设计出来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其免疫原性。传统实验方法繁琐,验证周期长,而此时公司原针对肿瘤疫苗的快速评测系统TumorVacTM派上了用途,仅用1周就完成了数个候选病毒抗原的体外验证。获得新冠病毒治疗型疫苗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接下来,格源致善希望在研发2019-nCoV治疗性疫苗药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套自主专利完整的抗原预测、疫苗制备、疫苗测评体系;进一步夯实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和免疫机制研究,验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计划依托温州医科大学平台与P3实验室启动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等工作。与此同时,该项目在上海、浙江完成了多个省市级应急科研专项申报,格源致善计划通过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基于整个冠状病毒家族系列基因序列特点以及病毒变异进化特点,预测评测构建中国人群的有效治疗性疫苗库,并形成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体系,为迎接下一次有可能爆发的冠状病毒疫情做准备。